近年来,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围绕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将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破解人案矛盾、提升司法效率、减少群众诉累的重要抓手,打造具有润州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共建,形成家事纠纷联动格局
“推诿赡养”“隔代带娃”“家庭暴力”“父亲缺位”“焦虑妈妈”“啃老族”“妈宝男”……这些热门话题和网络词汇的层出不穷,将现代家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之下,“家事难断”俨然成为大家生活中长期纠结的一块“心病”。
想要真正从根源上解决当事人内心的矛盾,光靠法院的强制力难以达到,因此,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推动、综治协调、社会参与”多元化解家事纠纷工作机制,是推动多元化解工作的重要抓手。
2016年8月,润州区委政法委成立润州区家事纠纷调解委员会,拉开了“共建共享”的序幕,委员会委托法院对家事纠纷调解员进行选任和管理。润州法院根据辖区实际,从妇联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等行业挑选了25名具有家事纠纷调处经验的人员作为家事案件调解员,其中有4名调解员驻庭专职从事调解工作。截至今年6月,家事调解员成功调解案件数约占审结案件数的22%。
2018年10月,润州法院在金山湖人民法庭内建成的“和润家风馆”,是该院多元解纷新模式的又一创新,也是首批26家“新时代江苏家教家风实践基地”之一。如今,将当事人引导至“和润家风馆”内参观成为多元化解的特色环节。
润州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5月全省首批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以来,该院家事纠纷案件的调解、撤诉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融入,建立物业纠纷多层过滤
物业纠纷是批量民事纠纷重要类型之一,此类案件标的不大但往往矛盾突出,且具有群发性、多发性的特点。
近年来,润州法院针对物业纠纷类案件的特点,建立物业纠纷“速评、联调、快结”的诉前行业调解过滤机制,将大量物业纠纷化解在源头。
2018年8月6日,该院联合住建、司法、街道共同打造“物业纠纷调处中心”。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实行三级调解终调制,属地社区负责辖区一般性物业纠纷的预防、受理和调解;属地街道依托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负责辖区内物业纠纷的受理、调解;“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主要受理物业诉讼调解及群体性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并给予街道社区相关法律指导。调解成功的,人民调解员引导当事人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引导当事人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物业纠纷调处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分流物业纠纷200余件。物业纠纷多元化解从“独木桥”升级为“立交桥”,实现了凝聚解纷力量,引导纠纷双方优先选择先行适用成本低、效率高的方式,一大批纠纷平息于诉外,最大限度降低纠纷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睦小区邻里之间的关系。
分流,推进诉前调解统筹资源
受理民商案件4489件,同比增长13.44%,其中婚姻家庭类纠纷385件,民间借贷纠纷580件……这是截止2019年7月润州法院的几项数据指标。面对逐年递增的民商事纠纷和长期紧缺的司法资源,该院不断完善诉前调解平台,统筹配备人力资源,铺设案件增长“减速带”。
2016年3月,润州法院与润州区司法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签订共建协议,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人民调解室和律师工作站,共有19名人民调解员和39名律师轮值入驻,为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纠纷化解,将适合调解的案件快速分流至人民调解室和诉调对接平台。
该院的诉讼服务大厅,集合了律师调解、人民调解、速裁法庭等各类解纷资源。在简易案件当事人立案时,速裁法官对当事人进行诉讼指导和解释,合理引导当事人自动达成和解协议,并由速裁法官进行司法确认,从源头上分流案件。2018年,该院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在积极强化诉讼服务中心“门诊式”解纷功能的同时,润州法院全方位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多领域拓展诉调对接平台。除“物业管理纠纷调处中心”“一站一室”外,还组建了交通事故专业审判团队,加强与交管部门、保险公司、保险行业协会的对接,全面推开“网上一体化处理”。先后在金山公园、焦山公园、北固山公园、南山风景名胜区、西津渡景区挂牌设立旅游巡回审判点,通过案件审理、法治宣传、司法建议等方式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打造“枫桥经验”润州升级版
“目前润州法院的多元化解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硬件基础设施待加强、群众共识度不高等问题。”采访中,该院负责人总结存在的问题。如何按照上级法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多元化解工作?该院从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积极建设“两个中心”、完善诉调流程程序、强化诉服中心功能、建立诉前调解评估监督机制、加大与非诉调解组织衔接等六个方面,全力打造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润州升级版。
统一思想,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破除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是“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田”的错误认识,摒弃“案件越多成绩越好”的狭隘司法政绩观,强调要转变原有的矛盾纠纷化解“以我为主”的做法,形成“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的观念,建构起“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与化解体系。
建设“两个中心”,增强调解员力量。该院将建设非诉讼纠纷解决分中心和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制定中心工作指南,按照“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要求,对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劳动争议、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八大类案件集中在非诉讼纠纷解决分中心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再依法立案。下一步,该院还将会同司法局公开招募数名专职调解员。
完善诉调流程制度,确保衔接畅通有序。研究出台《非诉讼纠纷解决分中心纠纷分流工作制度》,坚持以“严格审查、有效分流”为导向,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别,妥善匹配到相对应的调解组织。建立司法确认联络员机制,在非诉讼纠纷解决分中心配备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对调解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强化诉讼服务中心一体化功能。将庭审以外的诉讼和非诉讼事务作为诉讼辅助性事务,交由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一站式、集约化办理。通过在服务大厅设宣传栏、触摸屏,通过图文、音像等多种形式,积极介绍、推广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并将专门性非诉纠纷调解组织的联系方式张贴在醒目位置。设置诉非衔接员,与司法局、公证机构、仲裁机构、律所强化对接,把诉讼服务中心建成一站式解纷的综合性枢纽。
建立诉前调解评估监督机制。对诉前调解建立卷宗管理和台账制度,对归档的案卷设立每月评查制度,统计制作案件质量差错情况。另外,作《诉前调解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涵盖对调解程序、调解效率、调解结果及调解员工作作风、廉政建设、调解能力等各方面的调查,同时设置建议和意见栏,旨在通过实时收集当事人对诉前调解工作的反馈及意见,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整改解决。
“走出去”,加大与非诉调解组织的衔接力度。到矛盾纠纷比较多的地方设置法官工作室,同时,推动强化行业性调解组织的法律指导,发挥社会组织专业服务优势,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通过指导专职调解员,带动特邀调解员队伍,联系镇街综治平台、司法所和“名人工作室”,逐步构建起覆盖区镇街村社的四层调解网络,使社区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步入法治化的“快车道”,润州法院将在原有诉调对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担当的精神和创新的自觉,坚持把非诉讼机制挺在前面,让法院回归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门的角色,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来源:2019年8月16日镇江日报8版